第171章
书迷正在阅读:从斗罗开始以德服人、我以诗词制卡,成超神星卡师、白晓娴霍蔺启、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我师兄五行缺德、屠戮苍穹、唐竹筠晋王小说、傅景琛时九念的重生小说、苏卿卿容阙沈烨的小说、被读心后师尊带我改命
到了。谢尚先跟孟彰、孟庙三人说了一声,然后熟门熟路地领着人穿过中庭,来到一间房舍前。 他敲了门,停下等了半饷后,又抬手敲门。 如此重复过四五次后,他们才听到门里传来的声音。 别敲门了,进来吧。 谢尚微微低头,给了孟彰等人一个目光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孟彰等人俱都跟上。 屋里确实有很多书架,书架上也摆满了书籍,但 只这屋里摆放着的书籍数量,怎么都配不上藏书楼这三个字吧? 孟庙也不相信堂堂太学的藏书楼会是这样的磕碜,所以他很聪明地收敛了面上神色,不露出一点异样。 谢尚领着孟彰三人穿过重重书架,在某一个角落处见得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鹤发老人。 老人跪坐在竹席上,腰背挺得笔直,目光却仍旧眷恋地沉浸在他自己手里拿着的书籍上,未往谢尚、孟彰这一行人分去一点。 谢尚也没有催促,垂首恭敬在旁边站定。 孟彰、孟庙和顾旦也都安安静静地等着。 直到半盏茶时间过去了,那老人才小心合上书籍,抬起目光来看他们。 他的视线掠过谢尚,直接落在孟彰身上。 新的太学生员?他问,声音很有力,跟他苍老的皮相不甚搭配,但跟他仍旧锐利的眼眸很契合。 谢尚没有动。孟彰上前一步,抬手躬身一揖。 是。他说道,学生孟彰,今日才在学监那里完成录名。闻说太学里有藏书楼,便请了师兄领着,想来这里长长见识。 孟彰?那位老人目光不动,只是平静地看了孟彰一眼。 孟彰微微垂落眼睑,早先准备的种种布置仍旧将他的一身文运遮掩得严严实实。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位老人的目光并未触动他的这些布置。 显然,这位看着他的老人完全没有要探究他身上更多信息的意思,他只是在看着他这个人。 少顷后,那老人收回目光:原来如此。 不论听见这句话的其他人会不会多想,但孟彰知道,多想了那也都是白想。 因为这位老人他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再没有旁的多余含义。 老人小心将手里的书放到了旁边的书案上,自己站起身来,着了席边端正摆着的木屐。 跟我来吧。他道。 谢尚示意地看了孟彰一眼。 孟彰明了,先自跟上了老人。 谢尚、孟庙和顾旦都跟在孟彰的后头。 作为新录名的生员,你可以在导引师兄和我的陪伴下一观我太学的藏书楼。老人道,这事情,谢尚跟你说过了的吧? 孟彰看向了谢尚。 谢尚脸色很有些尴尬。 他给忘了 孟彰自然地接过话头,道:学生知道。 这应该算是新生福利了。 但想想,也确实能够理解。 谢尚先前跟他说起的那些太学生员们为了一个太学藏书楼通行符文费尽心思的种种例子,就足够证明太学藏书楼的价值了。 何况这个时代的知识,还是被各方默契封锁了的。 既然如此,太学的藏书楼又怎么可能是孟彰前生习惯了的那谁都可以在开放时候进入的图书馆? 能让新生在师长的陪伴下看一看,已经是太学大方了,岂能要求更多? 嗯。老人随意应了一声,又看他一眼,道,若是你的话,确实能够想得明白。 孟彰笑了笑,很有些羞赧。 太学所以能对新录名的学员这么大方,也有他们的用意。 譬如,能激发新生的向学之心;又譬如,向新生展示他们的底蕴,增加新生对太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收拢人心 好处是真的不少啊。 老人没有再说话,只引着孟彰、谢尚这些人来到书架后头。 那里,有一面阔大平坦的墙壁。而墙壁上,则挂着一幅画着一整个城池的巨画。 老人停住脚步,侧身看他们。 你们的身份玉牌。 孟彰和谢尚都没有迟疑,直接将属于他们的身份玉牌取了出来。 顾旦神色不动,平静站在孟庙侧旁。 老人扫过一眼孟彰、谢尚手里拿着的身份玉牌,对孟庙道:非太学生员,烦请先在这里等一等。 孟庙连忙点头应了,却还连声道:不敢当先生一声请,先生客气了 那老人平和点头,目光接着就落到了顾旦身上。 顾旦正要说自己跟着孟庙,老人却先开口了:你也来吧。 顾旦一怔,好半饷才反应过来。 他很有些手足无措:可是我,我现在不过是 老人的脸色缓和。 迟早的事。 顾旦眼眶一红,连忙低下头去遮掩过。 他不再推辞,拱手躬身深深一拜。 仆多谢先生。 老人不置可否,他只道:你站到我身边来。 顾旦虽然已经在太学学监那里过了明路,但他到底还没有正式更改名籍,这会儿他身上也只有太学旁听生的铁牌,连太学书童的身份木牌都没有。若是没有护持,但凡他靠近藏书楼一步,都会被藏书楼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