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谈恋爱的那家伙】
书迷正在阅读:我真不是NPC、破产后和死对头结婚、天龙之我为大宋太子、西式鬼宅男仆日常、快穿之短腿猫猫碰瓷男主啦、快穿:疯批宿主是个憨憨,总心软、快穿万人迷:病娇主神的娇气宝贝、乖崽[快穿]、大明国士、在大佬的雷区蹦迪[快穿]
。 胡依然看着照片上林昼的眼神,那种酸涩好像被捅破了一个小洞的橘子皮,带着回忆的腐烂味,久违地飘散出来。 她是心思细腻的女孩。一个人的眼神里含不含有爱是很明显的事。况且,林昼中学时期就鲜少同女生打交道。礼貌是拉近亲近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清楚地让对方知道不该逾越的线在哪儿。他的家世不是秘密,再胆大包天的女孩也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可现在,他这幅模样,不就是全然坠入了爱河? “你的家人会同意吗?”胡依然轻轻摸了摸屏幕上模糊的少年脸庞,自言自语般呢喃,“你的婚姻早就被明码标价了啊。” 她犹豫着,保存了那张照片,却再没有试图打听过林昼的消息。 得到就意味着牺牲,将什么作为牌桌上的献祭品,她早已做好准备。 胡依然的事业一帆风顺。留学回来后,她如愿进入了外交部,前途一片大好。在家里安排下,她和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二人目的都明确,很快有了孩子。由于在床上不算契合,彼此各有床伴,肌肤相亲的日子很少。 胡依然保持着谨慎,腻了也不会频繁更换情人,有时和看对眼、情况差不多的圈内人默契地一夜露水,彼此工作场合见面握着手装作不认识。她丈夫算是不错的结婚对象,外头养的是他初恋,倒也能说句深情。那女人也知足,清楚自己扮演着什么角色,识趣地从没出现在胡依然面前。 孩子平时交给两家父母和保姆照看,他一两岁后夫妻二人也和他培养感情,偶尔过过什么家庭日——同胡依然小时候一模一样。家族啊血脉啊,果然传承。 日子就这么过着。对于他们来说,波澜不惊是幸运。 某年年初,犯春困的胡依然接到上面领导通知,最近得严阵以待应对检查——那些能给他们通报批评之类处分的家伙往往不大张旗鼓,伪装成来办事的甚至后勤人员给你送一份新年礼物。 胡依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处理了一天工作,甚至到点了也没走,有样学样加了会儿班。她走出大楼时,天际线余着最后一抹黄昏尾调。路过的同事手机的铃声是首熟悉的曲子,她小腿的肌肉不自觉地抽动一下:以前她是不是学过对应的芭蕾舞来着—— 顺路去看看早樱吧......她疲于工作和家庭,很久没放松过了。 这个时间点,其实早已闭园清场。但上面说是考虑到他们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赏花,所以和公园协商了下,他们有一项叫“晚票”的特殊福利或者说特权——他们能在公园对大众闭园后入场,在工作人员正式下班前离开。 其实也就两个小时时间,进去还需要登记啊手续啊,有这闲心不吃晚饭、跑来摸黑看花的人不多。 夜里看花倒别有一番风味。胡依然在盛开的洁白樱花树间走过,路灯之外是一片黑暗,再远处就是平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有点,孤独。 同事里有个小姑娘和她说:“以前上学的时候总不想结婚,觉得独身好。现在觉得有个战友也挺好的......有时候真觉得一个人,扛不住。独自在平城,太孤独。” 她很想和那个小姑娘说,结了婚也是一样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以热爱填满整个人生价值是困难的事情,现实和渐长的年龄、社会环境会推着人随波逐流。许多人就是为了和社会有所联系、为了缓解孤独结婚。胡依然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清醒,她也知道自己的现状胜于绝大部分人。 并非后悔,但很少很少的时候,她会忍不住设想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盛开的花树下,坐在长椅上的两个人在接吻。男生一身西装,看起来颇有气质。他背影挡住怀中人,胡依然只能看见环抱在他腰间的女性的手。 热恋期,下班了来约会吗...... 那对拥吻情侣分开了,胡依然也收回目光,转身向出口走去。 她听见背后传来一声很模糊的“小昼”。 Zhou,第四声。在姓名里不是一个很常见的字。 胡依然想起什么,猛然回过头去。 那两张早已随着更换手机、照片丢失而消失在记忆里的面庞再次出现在她面前。 林昼也注意到了胡依然,显然已经对她没有了印象,只是礼貌地点点头,随后脸上重新注满笑意,继续侧过脸同他的妻子细语。 他们无名指的指环亮成两抹耀眼的银。 ......难道真有两全其美? 胡依然突地意识到:她从未抗争过。她说是身不由己,其实心安理得。 但,知道了又怎么样呢。 她讽刺一笑,毅然决然别过脸去。 没有谁值得她做出这种选择。她要捷径,她宁可孤独也不平庸。 【阿谷】 黎朔答应在他首播这天做嘉宾,阿谷还挺震惊的。 这家伙退圈好多年了,而且他又完全不缺钱,阿谷给他的酬劳估计就他一顿吃得好点的饭的价格。可能他一件西装、一块手表,阿谷就要播一年才买得起。 “当年一起在基地吃泡面......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啊。”阿谷苦笑。 叁年前他退役了,手伤。后来一直在另外一个队伍做教练。收入是有的,以前也攒下很多,他也不是什么大手大脚的人。无奈投资地产失败,家庭的责任催促他不顾脸面复出做娱乐主播挣些钱。 平台问他能不能凑齐RIP的冠军阵容引波流,阿谷没怎么抱希望地试着联系了黎朔。纪言虽然也退役了,但游戏瘾大得很,偶尔峡谷里还能见见面,其他队友就更不用说了,都在圈子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只有黎朔,阿谷上次见他还是小鹏的婚礼。婚礼前夜几个人约着在街边撸串,黎朔成熟稳重很多,听见阿谷准备投资房地产的时候说得直白:“风口一旦被所有人都知道,就不叫风口了。” 阿谷回想起那个场面,心里还有些感慨:以前都是他担心这小子和别人起冲突、违背了队规,现在换成他来帮自己了。试着帮他调直播设备好像还是昨天一样,时过境迁,转眼就是快十年,自己怎么都老成这样了呢? 【小刺:有空。我没这个平台的账号,就不开窗了。】 阿谷看着那个备注,把它改成黎朔后,回了个好。 签约的那家平台推波助澜狠狠炒了波情怀,开播那个晚上,阿谷直播间蹲着的人比观看榜第二名多了一倍。阿谷和以前的队友们已连上语音,看着平台方给他们剪辑的高光片头,笑道:“忆往昔峥嵘岁月愁啊。我还记得在伦敦那几天我们吃的啥。” 还没开始,观众听不到他们说话。 “啊。我也记得,玉米猪肉饺子。”纪言说,“速冻的。” 黎朔冷不丁接话:“小鹏全煮漏了。” “怎么翻起旧账!”辅助小鹏笑着说,“不过小刺你个大忙人,跟你也就旧账能翻了。” “真的忙。”黎朔说。 “你们霸道总裁都没有双休?” “双休陪老婆。” “噗——” 阿谷看了一眼,发现闹那么大动静的是纪言后,问:“言王,怎么了?” “没、没什么......” 阿谷又想起石有为婚礼上那个“嫂子”和“弟媳”的事。那事儿后来也没个下文...... 直播开始后,几个人选了当时他们拿下冠军的最后一场比赛的阵容,硬是把高分局打成了虐菜局。阿谷和他们边聊着天边打,偶尔回忆些往事,总感觉自己还坐在RIP基地。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当时的上单说。 “有点怀念。”阿谷调了下摄像头,说,“你们什么时候来魔都不?有空一起搓一顿啊。” “看黎朔时间吧。”纪言说,“我在国内。” 黎朔说:“我都行,最近没什么重要的事。” “不用陪老婆?”小鹏调侃。 粉丝看到原RIP齐聚本来就激动,一说到黎朔结婚,阿谷这边弹幕跟疯了一样。 “完蛋。”小鹏自己也开了直播,尴尬地说,“刺,对不起,说漏嘴了。” “什么?” 阿谷解释:“弹幕都在八卦你感情状况,毕竟你完全退圈了,大家印象估计都停留在你说自己有对象上吧。” “没事。”黎朔说,“我就是和她结的婚。” “那个超级漂亮的?”小鹏很意外,“真深情,还真被你舔到了!” 黎朔笑了:“对。舔到了。” “当时我真以为你会单一辈子你知道吗,你那时候性格真就不分男女统统一巴掌。谷妈老是忧心忡忡的,怕你和教练干起来。搞不懂,你怎么谈上的啊!”小鹏说。 “幸运。”黎朔说,“不懂事的时候,就碰到了最好的人。” “喂,你们这些幸福的已婚人士......能不能照顾下我的感受啊!”上单插话——他和一个女主播谈了两叁年,去年某天中午醒来看着亲朋好友排山倒海似的消息才懵逼地意识到:他被绿了。女主播和人约炮被拍了小视频传到网上,圈内无人不知,这从此就成了上单的一个名梗。 几个人笑着转移话题,聊着天,陆陆续续又打了几局。时间有点晚了,纪言一会儿有事,黎朔也要工作,阿谷就和观众们说上半场直播结束,一会儿他会和小鹏和上单联机玩恐怖游戏,切了中场休息的植入广告,关闭了直播间的语音。 除了纪言外,其余四人都没挂断。观众听不到,没有了顾及,他们敞开着聊了会儿。 “早点休息。” 阿谷听到耳机里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 “好,已经结束了。” 黎朔的声音。 紧接着是一阵窸窸窣窣和一声亲吻。 “那我也挂了。”黎朔和以前的队友们说,“睡觉去了。” 几人同他道了别。以前和黎朔关系最好的小鹏忍不住感叹:“他变了好多。岁月是把杀猪刀啊!结婚果然是个分界点。” 纪言和黎朔不在,阿谷也开始八卦:“不是,他以前在那女孩那里就乖。” 上单也说:“对对对,当个宝似护着,我想看眼照片还被他瞪了。” “是啊,恋爱脑。”阿谷笑,“看脸真看不出来。” “这个年代,真爱难求。”上单说。 “是你挑对象的方法不对吧!”小鹏说,“女主播女网红本来就是事故高发地。你自己不踏踏实实谈。长点记性老孙!” 听着那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阿谷的思绪逐渐飘远。 “幸运”吗......是因为那个家伙确实掏出来了真心吧。以前在RIP的时候就是这样......脾气真的臭,也是真的自我,但确实是一步步看着他逐渐长大逐渐变得会理解他人......不知道这背后是不是因为那个女孩。 “操。”阿鹏忽然说,“小刺做的那个游戏的官方号给你刷了十个跑车。十万啊!” 阿谷无端想起他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接到一个电竞椅的代言。他忽然明白那家企业为什么找当时没什么热度的他了—— 【黎朔:不客气。】 阿谷看着依旧欠揍的那小子发来的短信,微笑着,重新把他的备注改回了“小刺”。 【金恬amp;包喻】 金恬在外企打了十二年工后辞了职,攒好首付的她在平城不算中心的地方买下了未来的家,并在附近一家咖啡店找到了份副店长的工作。 生意还行。她冲咖啡和做甜品的手艺不错,即使定价贵些,也吸引了不少在附近居住或工作的忠实顾客。 她很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周叁的下午。挂在玻璃门前的风铃响了响,金恬抬起头,看到一个女孩子走进来。 “您好。”她礼貌地同金恬打招呼,“唔,我要一杯玫瑰花茶,一块柠檬戚风蛋糕,谢谢。” “好的。”金恬眼尖地注意到她带着相机和帆布包,猜测她是想找个地方坐一会的自由职业者,于是继续说,“楼上还有一个空包间,您要去那吗?” “好呀!谢谢。” 金恬对她有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那张有点让人移不开目光的脸,还是她周身那股让人感觉很舒服的气质。 那位小姐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次,偶尔会和金恬交流些烘焙方面的经验。一来二去,她们倒是变得熟络了。她似乎在金钱方面条件优渥,充了最高档的会员卡,因此只要是店里没坐满,金恬就会把那间包间留给她。 某个深秋的傍晚,一个男人拉开门走进来,对金恬微微点点头:“您好。我找白露。” 他气质如竹间月、松上雪,即使用围巾刻意挡住了自己的下半张脸,也能凭直觉知道他绝对长得像个谪仙。 金恬的心已经如石头般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啊,她在二楼包间。” “谢谢。”男人客气地同她点点头。 那男人上去找人。没一会儿,白露和他肩并肩走下来,小声说:“对不起。写得太投入了。” 男人低声同她说了句什么,逗得她掩着脸轻笑。 金恬看着二人细语着出了门,消失在视野里。 “好奇?” 金恬吓了一跳:“啊,包店长!你什么时候来的?” “没多久。路过,顺便来看看。”包喻笑笑,“刚刚那俩人很般配,是吧?” “他们是夫妻?” “我哪知道。” “这口气,我还以为你认识呢。” “哈哈,那倒确实是认识。只是不太清楚他们的私生活。” “哦,这样。” 几天后,包喻同她说;“以后白小姐来了后,店里就别招待新客人了。有人来接她,你不用出来招待,在后面摸鱼就行。记得别告诉白小姐啊,瞒着她。” “嗯?”金恬不解,“为什么?” “钞能力呗。”包喻笑,“她老公想给她清净环境,也想来接她回家。” “……没明白。” “大佬不想被草民看到脸,所以清场,这下懂了吧。” “明白了。” 金恬有点想知道她老公什么身份,但知道不合适,没再问了。对方认识店长,一旦店长发现她有这种好奇心思,她能不能继续干这份工作还不好说。 后来金恬天天盼着白露来。白露来了,她日子太轻松了:天天两点挂上打烊的门牌,然后光明正大的摸鱼,直到五六点的时候白露独自或被人接着离开。那个神秘的大佬老公会顺手把“闭店”的牌子翻成“营业中”那面,往往一工作就是一下午的白露一直没发现清场的事,毕竟咖啡店在傍晚时确实没多少客人。有的日子白露会在一楼先坐一会儿,听那些客人聊天,似乎是在观察他们,金恬注意到她会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忽然涂涂画画。她猜她是作家,于是搜索她的名字。白露很低调,检索页面并没有她的照片,但有她的年龄、居住地和一些网友留下的“美女”之类的评价。本以为白露这么年轻,会是网络言情小说、青春疼痛文学之类领域的作者,但没想到评论家们她的作品巨大多数呈积极态度。 确认了对方身份的金恬感叹:真是令人羡慕的人生。 谁能想到白露这个诗一样的名字,居然是真名呢? 一年后的某天,接近夜晚关店的时分,包喻又破天荒来到店里,看了眼望着窗外走神的金恬:“看什么呢?” “那栋后面山上的庄园。”金恬说,“也不知道住着哪家正黄旗贵族。做得真漂亮。” “这我可真认识。” “店长,你不会蒙我吧?” “我人送外号‘包打听’,不知道?” 金恬笑这个中老年老人吹牛逼:“嗐。” “小丫头片子,我出来混的时候你爹妈都在玩尿泥巴!” 两人聊了几句,聊起春节假的事儿。金恬问:“老板,你是哪儿人?” “看来平城混了这么久,我还是没学会地道的平成口音。”包喻喝口茶,“我是南方那边的人。” “怎么来平城开咖啡店?” “这可说来话长。”包喻挠了挠自己的下巴,“给你讲个故事。” “什么?” “叁四十年前,有个脑袋很灵光的大学生,在某个地方数一数二的集团工作。他那时候经常帮同事带小孩。那小孩也是个脑子好使的,察觉到大学生和副董秘书眉来眼去,又发现了那位副董秘书原来是董事长的女儿。为了不让小孩乱说暴露地下恋情,那大学生经常请小孩吃麦当劳贿赂他——那时候这可是很稀罕的玩意。”包喻说,“后来那个小孩去读了武校,快毕业的时候,某天他班主任急急忙忙喊他,说‘你爸爸犯罪了’。班主任说,那个当初带他的大学生诱导他爸爸挪用公款,两个人一起判了刑,都是经济犯。因为父亲有案底,那个小孩没能当成武警,辗转几个工厂后,长大成人的他始终觉得他们坐牢的事情有古怪,于是决心做私家侦探,自己查清楚。” “HK电影故事?” “是。”包喻笑。 “后来的剧情呢?” “已经变成侦探的小孩,查到几年前,曾经和那个大学生有一腿的董事长女儿闪婚了,和一个有钱人。那富商追她很久,她董事长父亲为了资金也助推,但她一直没松口。但很奇怪,他们两个结婚时,董事长女儿已经有身孕了。” “意思是那个有钱人被绿了?” “不知道。那个孩子没有保住,无从求证。” “狗血。” “还有更狗血的。”包喻似笑非笑,“也就是那几年,嫁女给集团续命的董事长车祸去世,他一走,集团也倒了,被人收购。那个大学生出狱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开始做起拐卖儿童的勾当。” “我猜猜。他自己和董事长女儿的孩子没保住——可能还是被那个有钱人栽赃陷害去坐牢的!董事长的车祸,会不会是女儿和那个大学生的合谋报复?” 包喻只是笑了两声,接着往下说:“再后来,大学生拐走了那个富商和董事长女儿的亲生孩子。这次是真的,二人合谋。” “啊?” “他带着那个小女孩,一躲就是好几年,手上人命几条,最终还是被抓到了,逃不了死刑。但侦探从一个辅警那里打听到,人贩子大学生似乎从来没有伤害过那个小女孩。”包喻缓缓吐出一口烟雾,“于是侦探偷偷溜进警察局里,用了点办法见到那个小女孩,发现......她有几分她妈妈的感觉。五官不像......只是那种,感觉。很淡很淡的......和‘死’这个字一样的忧郁感。” 金恬沉默。 “说点好笑的。”包喻一笑,“那富商有点重男轻女。后来又得了个儿子,但大概率不是他亲生的。哈哈!” “所以结局呢,这些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包喻耸肩:“除了一个,都是阴间相聚的死人了。” “......谁活下来了?那个儿子?” “请听下回分解。” “吊人胃口啊老板!” 【郝世文】 凌晨五点半,胡同外那家早餐店就早早开了门。遛完弯的郝世文背着手,踩着一地银杏叶,同店主打招呼。 “老郝,起真早?” “嗐。年纪大了,醒了,出来走两步。”一团独属于寒冷天气的白雾随着开口出现又消散,郝世文点点头,往里走,“老样子。俩焦圈,一面茶——再加个素包子和糖火烧。” “哟,约了人啊?” “学生。”郝世文挑了张靠屋内的桌子坐下,“这天,说冷就冷的,唉。” “坐着等会儿啊。刚开店。”老店主搬着蒸笼,笑,“年年都说些一模一样的话。” “因为天也年年一模一样的冷。”郝世文哈哈大笑。 刚开店,忙活的事情很多。店主夫妻跑得前前后后的,郝世文从怀里拿出揣着的小本子,坐在那儿看入了神。 一碗冒着热气的面茶放到木桌上,郝世文抬眼去看,炸得金黄油亮的焦圈还有锅里刚捞出来的噼噼啪啪的声响。 “你等的人什么时候来啊?其余的晚点上?” “现在上吧。”郝世文把书放回衣服口袋,“她来了。” “不好意思老师!我来晚了。” 店长回头,看到一个年轻的漂亮姑娘小跑过来。 “没晚。是我没事干,来早了。”郝世文乐呵呵同她说,“昨晚还是在你老公附近那房子睡的?” “嗯。又是忙到晚上十点才出学校门,反正早上还要去学校,平时住的地方太远,干脆睡这了。”白露捂着脸打个哈欠,“希望今天能忙完......” “这评定明明也不关你的事,你又不是受聘的教授。”郝世文边捏起一个焦圈边说,“教务处就知道你好说话,拿准了你不会拒绝,叫你来撑场子。” “读书那会儿给他们添不少麻烦。”白露笑着说,“能帮上忙就尽量多帮帮。平大毕竟也是我母校。” 郝世文从她的话里察觉到什么:“你真准备移民了?” 喝水的白露差点被呛到,有点无奈地笑了下:“您这是哪儿听的。我就是在考虑不再做老师了而已。我肚子里就这么多东西,再教不了什么了。比起讲座和写论文,我更想自己静下心去看看书写写东西。” “也是。你以前就这样。”郝世文问,“但你的方向,在国外住着更方便吧?” “近些年不会考虑的。”白露摇摇头,“我爱人在国内还有工作。” “那更好了。常有人陪我个老头子说说话。” “乐意奉陪。啊,对了。”白露从随身的帆布包掏出一个玻璃罐,“我们家自己做的桂花糖,给您。” “多谢啊。”郝世文接过,笑眯眯捋了把胡子,“真香。” “是呀。我们家院子里种了不少,总觉得枕头上都是这香味呢。”白露也微笑起来,“我和我爱人还准备做柿子饼,回头做好了,我再给您送来。” 她吃着糖火烧,嘴角还沾着些糕点屑,同他说许多生活琐事,郝世文一句一句地回她,心里忍不住想: 可以放心了。 刚见到白露的时候,郝世文就想到自己那位名震诗坛、生命却如夏花般短暂的舍友。 白露和那位大诗人有相同的特性:敏感、善良、天真、理想主义。他们关注真挚强烈的情感,遥望着完美的天上王国,却无法接受立足于无法避免的泥潭的现实,无法面对计划和设想之外残酷冷漠的世界。 这种痛苦会成就天才,也会造就疯子。 白露曾经只专注于纸张,极少在必要之外和同门、师长有所联系,过着相当孤僻的生活。郝世文没见她从事什么休闲活动,她像是被什么压抑了自己的情感,从未轻松地开怀大笑过,以乏味且千篇一律的生活麻痹自己。 郝世文那时候很想拉她一把。他组织那场联谊会大部分是为了她,平时也没少帮她在教务处那里要特权。 他能做的很有限。其实一切都要看白露自己。 后来一个自称她男友忽然帮她办理休学,说白露生病,需要休养。郝世文没见到她面,给她发信息打电话也都石沉大海回复,担心她是被什么大人物给强制带走了。郝世文数次强烈要求学校确认白露个人意愿,校长都被惊动,隐晦暗示他背后涉及一个惹不起的人物。那个大人物没过几天给郝世文打了电话,同他说:“感谢您担心白露,她确实......出了些问题。现在在国外休养,短期内无法回来”。对方附上几张照片,除了白露伤得很重、正在被金发护士悉心照顾外,其余什么都看不出来。 郝世文自己也有家庭,做到此地步已经是极限,也只得暂且作罢。 再回到学校的白露显得状态好很多。白露同郝世文说起自己在非洲和极地的经历,却在他询问当初生了什么病时显得有些回避:“已经康复了,老师。那段时间都是我男朋友在照顾我,我撞到脑袋,失忆了,手机也坏了。不是故意那么久没回您消息,不好意思。” 回来后的白露依旧不热衷社交,但开始和同学偶尔闲谈一两句。她从男友那里知道了郝世文为了确认她的消息差点把老命豁出去的事情,颇为感动,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给他送来许多药酒古玩之类,说是她和她爱人的心意。他还听见白露向人打听鱼竿、电脑主机、古籍还有什么酒庄的什么酒,不知道是准备送给谁,但能确定的是,她有了许许多多的“关系”。 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小生活,构成了许多珍贵的瞬间和情感体验。它们在绝望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坚持下去的希望。 于是郝世文也没对她受伤的事刨根问底。 她有了好的改变,面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这就足够了。 二人吃完了早餐。郝世文已经退休,直接回家,不和她同路。 “现在去平大还早吧?”郝世文问她。 “是的。我先回去歇一会儿,晚点我爱人送我去。”白露抽张纸巾擦嘴,和店主说,“老板!麻烦帮我打包。面茶、馄饨、白粥各两碗,有碗馄饨不放香菜。还要五个焦圈,叁个糖火烧。包子也各叁个,麻酱烧饼和椒盐烧饼各两个,四杯豆浆。” 郝世文吓一大跳:“这是?” “我们家里人比较多。我爱人昨晚也来这住了。”白露反应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我们住到那边后,在这边的厨子他就辞掉了,我给他带点早餐回去。” “你们感情挺好,就前天分开了一晚,他昨天就跟过来了。”郝世文笑着摇摇头。 白露有点害羞,但也没否认:“是很好......” “看得出来。你今早十句就有一句关于你老公,哈哈。” “巧、巧合。”白露脸红。 “都打包好了,小姑娘,你看看。送了几个麻团给你,好吃再来!” “啊,谢谢老板!” 白露扫码付完了钱,将早餐放到车篮和包里,同郝世文挥挥手:“老师,那我回家啦。” “去吧。”郝世文也同她挥手道别,“注意看车啊!” “嗯嗯!”白露腼腆一笑,“您回去路上也小心。” 郝世文站在原地,乐呵呵地看着她从一地银杏上骑过,去往她期许的家。秋风忽起,她穿梭在纷纷扬扬的金黄落木里,脸上是被晨曦照亮的明媚笑意。